杨惟义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校举行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05-11浏览次数:2058

本报讯(记者 郭光华)4月22日上午,办公大楼一楼的会议室里,投影机静静地播放着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原江西农学院院长杨惟义先生的遗像。数百名师生、各界人士默默地走进会场,纪念杨惟义先生诞辰110周年。
杨惟义先生1897年4月16日出生于江西上饶农村,1972年2月21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他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做人、做事、做学问、做官的教科书,一首体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志气和豪情的壮丽史诗,一面农业科教教育战线的光辉旗帜。人们看着会场外大厅里陈列的几十幅照片,仿佛又重睹他的音容笑貌。
纪念大会上,人们默念着他的功绩。1935年,杨惟义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正值东北沦陷,他毅然放弃优越的研究条件回到祖国,供职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41年,日军逼迫杨惟义先生去徐州担任治蝗局局长,并以高薪为诱饵,但他以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英雄气概,誓死不从。
解放初期,面对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现实,杨惟义先生不惜中断昆虫分类的研究,投入大量精力指导农业生产发展,他首倡的“三耕治螟”法,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法,红花田留种改革措施等,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55年,杨惟义先生获悉血吸虫猖獗危害人民,他不顾被感染的风险,多次深入疫情重灾区考察,并撰写成实地考察报告呈送省政府和全国人大,大力呼吁开展血防工作,保障人民健康。1956年,杨惟义先生全然不顾日益严重的胃病,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赴新疆指导虫害防治工作,为当地农业发展和我国病虫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1961年,杨先生受国家派遣赴越南帮助培训农业人才,因贡献突出,荣获胡志明友谊勋章。
1962年1月援越归国后,他立即投入工作,呕心沥血于《中国经济昆虫志·蝽科》的编著。1962年3月,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1962年5月,他又赴京开始了一段更为艰辛的科研历程,着手撰写《中国昆虫志》,至1966年已撰写完成300余万字。令人痛心的是,这部倾注杨先生五年心血孕育的新作随着“文革”的开始而流产,并直接导致我国半翅目昆虫学科学术研究的断层。
新中国成立后,杨惟义先生历任中正大学(后更名为南昌大学)农学院院长、江西农学院院长,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政协委员,中科院江西分院副院长,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他身居高位,平等待人,公道正派,从不以院长压人,以院士唬人。他的座右铭是:“做人要正大光明,做事要认真负责,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校长石庆华在致辞中说,杨惟义先生学术造诣精深,科学成就瞩目,是我国半翅目昆虫分类的奠基人,堪称一代宗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是土生土长的江西本土籍“院士”,是江西农业大学的骄傲与荣耀。我们缅怀杨惟义先生,就要学习和弘扬他严谨求实、永攀高峰的治学精神;学习和弘扬他甘为人梯、精育良才的师者风范;学习和弘扬他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高尚品德。
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毛学东主持。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国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杨兰根,上饶市委副书记樊耀,原江西农大党委书记徐菊生,原江西农大党委书记、校长刘宜柏,江西师大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眭依凡,省农科院副院长陈光宇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江西农业大学和上饶市杨惟义研究会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