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软件学院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盯群众和师生普遍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动员部署有“速度”。学院各党支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动员部署,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清单,深入学生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征求意见建议共125条,广泛动员党团员、学生干部、青年志愿者,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以多种形式深入一线、深入学生,把密切联系学生和服务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根本,研究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并明确完成时限,确保每一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服务学子有“力度”。学院学生党支部把服务青年学子作为开展活动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分类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事,引领广大学生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暑期为考研学生开放有空调的机房和会议室;帮助去省外实训的学生免费将行李从学校运送到基地;为搬迁宿舍的同学们送上冰绿豆等防暑物资。开展了“文娱活动进寝室”、“眼科专家进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贴心服务进心坎”等系列活动。为全院各班级发放了象棋、军旗、跳棋,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向传统文化,营造“棋”乐融融的和谐氛围,让学生乐在“棋”中;邀请了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专家们走进校园,开展免费视力义诊服务,传播科学的用眼健康知识,向师生发放健康护眼宣传资料200多份。举办“职业规划明方向,优秀校友进课堂”活动,邀请了04级优秀校友喻魁为600多名学生作专题报告,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求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学院教工党员、学生党支部支委与就业困难学生结对子,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政策宣传解读、心理调适等,已帮扶44名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学院还将在东区15栋学生公寓试点建设“小码之家”(红色书屋),集中购置一批图书资料、桌椅等,在寝室为学生提供党史和专业学习的“充电”场所,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进入宿舍、进入公寓。
志愿便民有“温度”。学院组建“码上实践”志愿服务队,以团日活动、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发挥共建平台优势,深入社区、医院、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与南昌市丽景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反诈宣传进社区”志愿活动,党团员青年长期到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开展“文明引导暖人心”志愿服务,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义务讲解”志愿服务,到瑞金市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身着黄马甲,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为群众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志愿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被江西文明网、江西教育网报道。
畅通渠道有“效度”。学院官方微信开通“码上下单”平台,以“群众下单、党员接单”的形式解决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电脑维修、寝室报修、学生证补办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为学生党员服务普通同学搭建实实在在的平台,提升服务奉献精神,党史教育开展以来累计接单120余次,有效发挥了党员服务群众作用,破解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编辑:软件学院 杨玲玲 审核:朱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