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发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服务实践中的积极作用,7月18日至25日,经管2003班施建魁等9名同学在廖冰老师的带领下,赴浮梁县经公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以“与时俱进跟党走,开拓创新献青春”为主题的暑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旨在让服务活起来、实起来,为群众办实事,解民“急难愁盼”,真正做到理论入人心、产业强信心、关爱聚民心、服务暖人心。

创新方式进基层,理论宣讲入人心。队员们通过“1+1+N”创新宣讲方式,通过参观红色抗日旧址等形式,充分发挥宣讲员的“传帮带”作用,由指导老师选定一个宣讲主题,队员们根据各自选定的主题分组结对,深入辖区农村、社区基层一线,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政策、土地政策”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活动的开展为队员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乡村振兴民族兴,产业发展强信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队员们顶着烈日,不怕炎热,深入田间地头、示范基地等,通过开展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充分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产品)、扶贫产业(产品)发展状况与现存问题,并及时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

政校联合送关爱,“亲情连线”聚民心。为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可以和家人联系,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空巢老人与子女的感情交流,队员们代表学校联合经公桥镇政府走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表示慰问,并积极搭建诉说思念的桥梁,开展“亲情视频”、“亲情电话”连线活动,实现了他们与家人的“线上团聚”,温暖了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寂寞之心,缓解了父母的思念之情、打通亲情交流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树新风,志愿服务暖人心。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与志愿服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队员们开展了“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志愿服务示范活动,通过上门联系、精准对接服务等形式,重点对移风易俗、光盘行动、公筷行动、农村教育、环境、安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宣传,具体开展了志愿支教、清扫街道、志愿拔草、发放“防溺水”宣传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贴心的服务让村民倍感温暖,受益群众颇多。

通过此次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进一步强化了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深层次认识,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对“乡风文明”的深刻理解与认知,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据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旨在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
供稿:施建魁、廖冰;审核:郭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