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学史力行 江农师生“智慧农业”助力春耕备耕

发布时间:2021-03-25 点击:

学习党史,重在力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坚持将学习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融合,春耕时节,广大师生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在田间地头学思践行。

农业专家齐“出诊”   科学指导助春耕

依托农业人才优势,我校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团的农业专家们深入春耕第一现场,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助力春耕备耕。

副校长贺浩华率专家团赴九江市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指导春耕生产。专家一行先后来到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稻虾基地、加工厂,曼谷田园综合体、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体系基地和彭泽虾蟹科技小院稻田示范基地,对当前的春耕生产提出指导意见。专家们建议,种植业和养殖业要特别重视“种质”问题,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要加强校政互动,在春耕备耕生产上,要准备充分,注意防范雷雨、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高水稻科技小院师生积极深入新建区、上高县等农业生产一线指导春耕生产。曾勇军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奔赴新建区爱根农机专业合作社、上高县汇农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种粮大户进行机插早稻育秧作业。井冈蜜柚科技小院师生时刻跟踪蜜柚生长,及时对当地农户进行蜜柚的剪枝、催花肥施、除草及生草配合养殖、病虫害防治及治理等专业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科技特派团成员曾研华博士、黄山博士针对我省绿肥产业中存在的品种资源薄弱、绿肥种植配套技术不明确,导致生长量较少,影响绿肥肥田等问题,对江西绿肥生产情况进行了指导,从绿肥品种选择、播种时期、冬闲时期田间肥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与意见。陈尚钘带领科技特派团队赴金溪、德兴等地,指导当地山苍子苗木修剪与栽植技术,解决香料树种山苍子果实产量较低,困难立地成活率不高的问题。熊六凤前往上饶、瑞昌等地,开展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服务



田间“黑科技”   为春耕生产赋能量

春耕生产,农机先行。在都昌、南昌、新建、安远、鄱阳、吉安等6个县市区的田间,出现了一个“大家伙”,正是副校长刘木华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水稻精量直播机。以往春耕播种,多是人工进行撒播,存在秧苗无序分布、通风透光性差和易倒伏等问题,影响粮食安全生产。

针对这些情况,刘木华团队研发系列水稻精量直播机,成功实现了直播水稻成行成穴有序种植,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可达50-80/天,是人工撒播的2-3倍,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大教授现场“手把手”指导春耕生产农机装备的检修保养、操作及配套技术服务指导,同时,还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在线上与农户进行交流,随时随地为农户进行答疑解惑。在水稻精量直播新技术与新机具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就品种搭配、茬口安排、稻田耕整、种子处理、机具选择与调试、播种要求、鸟鼠害与杂草防治、施肥要求、水分管理等全程生产技术措施开展了备耕现场培训,预计示范2000亩以上,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00余元。



  90后”博士坐田埂   早春稻田活水来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90后农博士”孙玥在自己的家乡新余市九龙山乡城上村为乡亲们解决“早稻”种植难题。九龙山乡位于新余市南部,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稻田多为冷水田,鸟类也较多,对早稻种植的影响大。面对村民们“不敢”种早稻的疑难,孙玥带着团队最新研发的优质超级稻品种回到了家乡,解决当地春耕无法种植早稻的难题。

孙玥选用具有“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陵两优726”早稻新品种,因地制宜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提升水稻品种选育速度,优化栽培方式。九龙山乡的村民们早早准备了充足的早稻种子,早稻田也推广增至5000亩。为了更方便指导村民春耕备耕,孙玥还特地为乡亲们创建“水稻种植群”,把早稻育种的相关知识、需注意的关键节点、要把握的重点环节等信息及时发布出来。

孙玥还准备再优化培育方式,采用全程机械化育种,节省人力财力,最大程度优化早稻种植成效。面对气候变化无常的拉尼娜现象,孙玥又制定了应对方案,积极探索适合冷水田为主再生稻,选用抗病、耐冷的种子,从根本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报道:宣传部  王诗慧  审核:高芸


作者:

责任编辑:gao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