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农业部获悉,我校主持完成的“百喜草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成果获得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该成果由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董闻达教授为第一完成人,联合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完成。该奖项是农业部最高奖项。
“百喜草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成果针对农业开发及生态修复中的重要问题,首次成功引种百喜草并通过国家审定,确立了我国大陆百喜草的主推品系;探明了百喜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抗逆性机理,以及在多种生态类型中的防蚀功能和饲、肥兼用特点,率先确认了百喜草为南方水土保持首选草种,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南方红壤坡地、工矿尾砂地、风沙化土地、工程边坡等领域的百喜草水土保持、植生复育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百喜草种子优质高产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制定了百喜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在吸取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草—畜—沼—果(茶)”高效生态果(茶)园建造模式及配套技术。本项成果在川、渝、滇、黔、浙、苏、闽、粤、湘、鄂、豫、皖、陕等13个省(市、区)建立百喜草应用推广区2000余个,示范区面积达260万亩。该成果的示范推广为我国南方生态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赖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