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学习强国】数字赋能植保教育 创新培育三农新人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27 点击:

作为一名深耕农科教育一线二十余年的植物保护专业教师,我始终在思考:如何让科技的“术”与育人的“道”在田野上同频共振?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既是对过往探索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我们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 OBE理念,聚焦现代农业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一、构建立体数字化资源体系,实现教学内容高阶化与前沿化

为突破传统单科教材的局限,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与课程目标,系统打造“六库一网”特色资源体系。其中,“六库”包括思政案例库、高阶项目库、入侵标本库、作品展示库、视频资源库、鉴定系统库,“一网”为在线测试网。通过纳入最新科研成果与产业实践案例,让教学内容始终紧跟行业前沿。

二十余年来,师生持续参与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数字化教学矩阵。同时,依托覆盖全省99个县市的“一村一大”学员网络,实时收集农业生产一线案例补充至资源库,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拓展及深度思考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创新数智化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与体验式学习场景

基于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成果与原创的 “一三一”式三层内化法,我们构建了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与协作型教学的有机结合,既促进教学相长,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技术应用层面,借助虚拟现实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松材线虫传播与扩散”“柑橘溃疡病检疫及处理”等1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课件与实验项目,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获得直观学习体验。同时,运用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问题图谱及人工智能技术,联合师生共建植物有害生物 AI 诊疗系统与 AI 植病问诊平台,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交互性与实用性。

三、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厚植“知农爱农为农”的育人情怀

针对外来生物入侵引发的“植物疫情”等现实问题,团队将专业教学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把保卫国门生物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国土生态文明的使命感融入课程。

近五年来,以科技服务与暑期 “三下乡” 活动为载体,组织 1000 余名学生深入全省99个县区。教师团队以“金扁担”精神挑起立德树人初心与强农兴农使命,通过实地调研、多方取证、跟踪检查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农作物防控现状,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信念,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大国三农”情怀。

获奖从不是征程的句点,而是向着更广阔天地进发的号角!我将以大赛为明镜,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永不停歇地叩问本质:当算法如潮奔涌,如何让育人的温度穿透数字屏障,成为永不熄灭的火焰?当屏幕光怪陆离,如何让爱农的初心深扎土壤,长成擎天之木?若万千教师都能化身为数字化教育的 “拓荒者”,中国高等教育的广袤田野上,必将迎来足以震撼时代的丰饶盛景!

文章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323356821306659112&item_id=832335682130665911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55068981288&showmenu=false&ref_read_id=d5bced13-57e8-46d8-abf5-c8b3a6d8ecac_1755656461274&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作者:向妙莲

审核:王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