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忠魂永在。座落于梅岭山下的江西农大校园,毗邻方志敏烈士陵园,方志敏大道穿校而过。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把学习弘扬方志敏精神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万余名师生自发走进方志敏烈士陵园,接受生动的党史教育,增强信仰信念。
4月19日至20日,江西农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体赴方志敏的故乡——弋阳县方志敏干部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探寻方志敏烈士的革命初心,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凝聚再出发的奋进力量。

这是一次寻访初心的时空对话
四月的弋阳,春潮涌动。19日下午,江西农大党委专题读书班学员一行13人,从方志敏大道出发,跨越230公里,来到方志敏的故乡——弋阳县,开始一段追寻方志敏烈士初心足迹的旅程。
依山傍水的漆工镇石塘村,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方志敏就出生在这里。122年过去了,方志敏故居前松柏苍翠,骑着骏马的方志敏铜像高3.6米,意喻着方志敏烈士36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方志敏的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呕心沥血;面对死亡威胁,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以自己的生命和实践,昭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读书班全体学员怀着对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景仰,瞻仰方志敏烈士清贫朴素的生活,感悟方志敏的革命初心。“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革命一生恪守的誓言,也是他光辉人生的真实写照。学员们现场聆听那段艰苦岁月的革命故事,为这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精神深深震憾,大家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这位身材魁梧的共产主义战士目光坚定,一心想要创造一个“可爱的中国”。学员们感叹,“方志敏精神跨越时空,是伟大的力量源泉,具有永恒的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守初心信仰,传承红色基因,踏着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进。”
这是一次坚定信仰的精神洗礼
86年前,一位信仰者用绝唱穿透了历史的时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19日晚,学员们聆听精彩党课《弘扬方志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深入解读方志敏思想的精神密码。
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是方志敏精神的内核,归结结底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以牺牲共产党人的一切。课堂上,学员们深刻理解“炽热深沉的爱国情怀是方志敏一生的动力源泉”,“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是方志敏精神的核心灵魂”,“洁白朴素的清贫品格是方志敏精神的最大亮点”,“大公无私的奉献境界是方志敏精神的本质内涵”。
学员们深刻感悟方志敏的崇高信仰。校党委书记黄路生院士说,“学史明理,就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弘扬方志敏精神,始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这是一次凝聚力量的奋进之行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4月20日上午,读书班全体成员参观方志敏纪念馆,面朝鲜红的党旗,言语铿锵,重温入党誓词。学员们缓缓走向方志敏烈士雕像,向烈士敬献花篮,校党委书记黄路生院士肃穆整理挽联,大家一起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纪念馆内,陈列着革命先烈使用过的枪支、红军军号、红十军的军旗……一段段文字记载,一张张浴血奋战的图画,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学员们在展厅内驻足参观,对我们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看”到了一批批革命英雄无畏牺牲的光辉形象。
学员们现场聆听微党课《信仰的力量》,细细品读方志敏等老一辈英烈们的革命故事。当老师饱含深情的讲述,“80多年前,英雄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方志敏憧憬的‘八个代替’的美好愿景在今天都一一实现了!”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短短二天,从方志敏烈士陵园到方志敏故居,一路探寻中国革命的历史、深刻感受方志敏铸就的伟大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们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了历史担当,一定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书写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新篇章。
报道:高芸 袁甲 审核:贺一松